- 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25-06-05
- 关于举办2025年度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2025-04-30
- 关于制度化开展工程咨询行业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2025-03-17
- 湖南省2025年度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2025-02-23
- 湖南省工程咨询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2025-01-13
- 湖南省工程咨询协会关于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25-01-02
- 关于发行2024修订版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2024-12-02
通知公告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
打造工程设计建设领军品牌——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之路
发布:湖南日报
时间:2014/4/2
上海电气临港基地1800MW级汽轮发电机试验站项目。 3月底的长沙,春意正浓。长沙东塘西南角,一幢正在建设的百米高楼已开始展现挺拔的身姿。 这是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机国际”)未来新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自2004年加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以来,中机国际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驱动,由一个“吃皇粮”的工程设计研究院,华丽转身为一家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设备成套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到2015年底,这里将成为长沙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处新坐标,一个重点瞄准高端制造、新能源装备、控制与测试、绿色建筑、市政环保、电力工程、绿色建造等技术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呼之欲出。 阵痛:技术实力,未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中机国际,原为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研究院(简称“八院”),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组建的国家大型综合性设计单位之一。 在计划经济年代,八院充分发挥行业归口设计院的作用,承担了当时国内发电机、大中小电机、微特电机、日用电器、电炉、工矿机车、电线电缆、印刷机械八大行业的新厂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 当时,国内三大动力基地——哈尔滨电机厂、上海电机厂、东方电机厂等工程,均出自八院之手。 “八院雄厚的技术力量为我国电工电器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机国际副总经理贺卫宁感慨。 但在当时的特定经济环境下,八院的技术成果均无偿转让给了各大生产厂家。如,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项的平衡吊技术,被无偿转让给了山西的一家企业生产。 “但这些技术都免费地社会化了。”贺卫宁回忆,八院于1983年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尝试产业化路子。如创办了空调环保设备公司,生产空调器等相关产品,并承揽一些工程。“但由于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市场竞争激烈,最后也就停办了。”贺卫宁说。 变革:重组转型,不断延伸产业链 转变发生在新世纪。 2001年,八院更名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简称“中机院”),并由事业单位转为科技型企业。 2004年8月,在央企改革的浪潮中,中机院划归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开始朝更高战略领域发展。 得益于集团公司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机院业务量逐年递增。2004年,中机院的合同、收入额均是2000年的近3倍。 2007年根据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中机院与集团下属的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CMEC)实施重组,整体并入CMEC,成为CMEC的全资子公司。 2011年,中机院改制更名为中机国际。 2012年,中机国际随CMEC在香港成功上市。 在CMEC的全力支持下,中机国际开启了大举迈入国际大舞台的新时代。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内、海外二个市场转型,业务也从单一的工程设计咨询,向工程总承包转型,并依靠持续创新的技术,不断延伸工程设计产业链。 贺卫宁介绍,中机国际目前形成了国内、国外工程“两条腿”走路,工业工程、民用建筑、市政环保、工程承包与项目管理四大业务板块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转型,科技创新支撑其核心竞争力。 从2011年起,科研、专利等指标开始纳入中机国际各生产部门绩效考核范畴,相继成立了测控技术、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建筑、电工技术装备、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等研究室,针对特有优势技术进行研发。近3年,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基金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科研。 近年来,公司在近20个领域所取得的专利、专有技术和软件著作权等技术研发成果近30余项,公司主编、参编国家标准20余项。 科技大力投入和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业务领域的开拓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中机国际承担的上海电气临港重型装备制造基地1800MW级汽轮发电机试验站的设计、项目管理、测控系统工程总承包,于2009年完成了首台百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型式试验,标志着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轮发电机试验站系统在我国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研发与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获得了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工程承包与项目管理业务也由国内向海外延伸,其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工业制造、能源、电力、交通、石化、市政、房建等多个领域。 2012年竣工验收的马尔代夫1000套住房项目,是马尔代夫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住房项目,也是中马两国建交以来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中机国际作为该项目的EPC承包商,克服当地资源匮乏、工期紧张等困难,圆满完成工程验收,并获得了时任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的高度赞誉。当前,二期1500套住宅项目正在全面展开。 “2007年以前,我们少有承接千万元的项目,现在,几千万上亿元的项目越来越多了。”贺卫宁说。 2012年,中机国际新签合同额和主营收入分别为2007年的7倍和5倍。其中工程总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年均增长率达70%以上。 发展:持续创新,拓展科技新产业 在60年的发展变革中,中机国际的决策层意识到,只有持续的科技创新驱动,才能让产业乘着技术的翅膀,越飞越高。 在不断拓展四大板块业务发展的同时,中机国际敏锐地感觉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将会对工程建设领域产生深刻的变革,由此成立了BIM技术应用研究所。 “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的数据化工具,能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国内仅有数家大型研究院全面运用该技术。”中机国际BIM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马宇介绍,“目前,中机国际的海外工程项目全部采用了BIM技术,国内多个项目客户也与公司签订了BIM合同。”同时,中机国际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BIM二次开发,并申请软件著作权。 据贺卫宁副总经理透露,中机国际将在已有的测控技术、电工技术装备、林产工业、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建筑、医疗建筑、餐厨垃圾处理、BIM技术应用等研究室的基础上,还将继续组建新型城镇化、智慧建筑、数字化工厂以及面向循环经济、高端制造、环保工程、绿色建造等研发机构。 “中机国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力争打造成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提升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展望未来,中机国际总经理易凡充满信心,“我们要在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成为以科技进步带动设计、咨询和总承包服务能力提升的科技型工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