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植铁皮石斛药效不减 “龙石山”扛起湖南产业化大旗
发布:红网
时间:2013/12/13
(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基地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已扛起产业化大旗,拉近与发达省份的差距。)
(张苏锋教授在实验室对铁皮石斛进行科学实验)
《本草纲目》记载:“耒阳龙石山多石斛”,据此可知,湖南是铁皮石斛的原产地之一。
“龙石山这个地名,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对铁皮石斛颇有研究的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基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承舜对记者说,野生铁皮石斛生境独特,只附生于绝壁之上,湘西南的崀山,因地理气候环境适宜,正是铁皮石斛的生长地之一。
人工种植,药效不减
稀缺,加上独有的神奇功效,注定其身价昂贵。在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下,人工培植是推向市场的一条必由之路。
但人工种植的铁皮石斛,与野生环境生长下的相比,药效成分是否会减弱?
“在两种环境下生长的铁皮石斛,如果让我们来挑选,几乎所有人都会偏向于野生的,原因在于担心人工种植的年份不够,导致药性减弱,或者为了增产滥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残超标等等。”湖南名老中医胡不群如此说。
“但是无论是野生还是种植的,其药效成分都是一样的。如果人工种植的环境接近野生环境,且不滥用农药化肥,两者之间的区别几乎就没有了。”
崀山脚下,记者寻访到了73岁的老人何烈熙。他在自家院落后的坡地上种植了300平方的铁皮石斛。这块微型种植基地接近水源,无污染,常年阴郁,多云雾。其气候、空气湿度、温度,与崀山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极其相近。
从摸索期到迎来收获,何烈熙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如今,这是他种植的第四年,去年纯收了将近3万元。
除了10平方米的种苗是采自崀山山间,他院落里的其余种苗,皆来自人工培育。
龙石山:扛起铁皮石斛产业化大旗
与何烈熙这种小规模种植相比,真正能扛起湖南铁皮石斛产业化大旗应该是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基地公司。
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基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铁皮石斛野生品种选育、优良品种繁育、GAP基地规模化栽培、仿野生栽培、现代中药研制加工、健康产品(养生食品、保健食品、医院内部制剂、药品)市场营销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和现代中药企业,公司总部和注册地在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种苗组培快繁工厂位于长沙县,规模为年产种苗2000万株,仿野生种植基地和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位于湖南邵东、湖南新宁、河南等地,邵东县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面积为100亩,年产药用原料3万公斤,新宁县仿野生种植基地面积为30亩。
由于公司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公司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经湖南省发改委批准成立了“珍贵濒危药材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经湖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研究所”;在2010年获评“长沙高新区创新平台奖”。
目前湖南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三家种苗工厂之一、全国最大的五家规模化种植基地之一。
铁皮石斛产业化:湖南与发达省份存在差距
据湖南省科技厅撰写的《立足铁皮石斛产业推进湖南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湖南龙石山铁皮石斛基地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涵盖品种选育、组培、规模化种植、加工研制、销售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邵东县、新宁县铁皮石斛产业渐具雏形。湖南省科技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专项中,对铁皮石斛相关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给予了重大支持。
但是,与同样是铁皮石斛原产地的浙江、云南相比,湖南省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发展较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南省种植面积不足千亩,还没形成大规模的“公司+农户”的种植生产体系。湖南从事铁皮石斛生产的专业企业仅有2家,年产值不足2亿元,产业规模仍然偏小。2011年,浙江铁皮石斛产业产值超过了20亿元,基本形成了大型种苗生产企业、种植企业、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农户的产业格局。
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也在省科技厅的《调研报告》中批示:有基础、有资源,应明确牵头部门,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农户的原则,坚持不懈推进,完全有所成效。